2022年以来,甘肃省农信联社新一届党委把清廉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坚持正面引导要求与负面清单约束并重,助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在全系统营造了“干部清正、政治清明、企业清廉、业务清朗”的干事创业氛围,初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农信特色的清廉文化建设体系,为推动甘肃农信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三个融入”,丰富清廉文化“多元维度”
(一)把加强清廉文化建设有机融入传承农信历史文化之中。该联社加强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发扬老一辈农信人身背挎包,翻山越岭,走村串户的“背包银行”精神和遵章守纪的农信“三铁”精神,传承“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弘扬甘肃农信对党忠诚、艰苦奋斗正能量,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培育廉洁透明的信贷文化,通过组织信贷人员廉洁合规从业培训等方式,引导信贷从业人员在为客户提供信贷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不以任何形式向客户索要、接受各类财物或者利益,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培养财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不得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公私财物,不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本人、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二)把加强清廉文化建设有机融入干部廉政档案管理之中。该联社建立干部廉政档案是党员干部廉政自律的“身份证”,将其视作干部考察、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以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工作的重要工具;完善建档人员信息,把应纳尽纳信息全部反映在廉政档案中,为干部画好“廉政像”、把好“作风关”夯实基础;精准运用廉政档案,用好用活干部廉政档案,让干部常怀自警、自省意识,提醒干部廉洁履职、正确履职,增强领导干部带头创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截至目前,该联社已完成省农信联社应建人数64人、全省系统内83家行社应建人数472人的干部廉政档案,建档率达100%。
(三)把加强清廉文化建设有机融入文化阵地建设之中。该联社积极拓展廉洁文化教育阵地,打造“廉洁文化”长廊,营造廉洁文化宣传氛围,更好发挥教化功能;加强业务、合规、审计“三道防线”,针对业务流程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持续完善业务操作系统,发挥指引规范作用;用好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自有媒体账号平台,加强甘肃农信廉洁文化建设成效和经验做法的网络宣传,共同营造廉洁文化建设氛围。
筑牢“四个理念”,搭建清廉文化“四梁八柱”
(一)以清为美,筑牢清廉文化“根脉”。该联社运用理论武装头脑,把理论武装化作强化廉政建设的源源动力,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肃党内生活规矩,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
(二)以廉为荣,培育清廉文化“灵魂”。该联社加强各级党组织思想建设,常态化开展党廉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推动清廉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坚持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充分运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三会一课”等载体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以案为鉴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修好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节俭朴素、力戒奢靡,管好生活圈、交往圈,严守规矩,不逾底线。
(三)亲而有度,坚守廉洁自律底线。该联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服务“三农”初心不动摇, 坚持“亲”而有度与“清”而有为的有机统一;严守法纪制度底线,积极构建交往有道、公私分明、真诚互信、平等相待、共谋发展的“亲、清”新型“银企”关系,不断强化合规意识、提升职业道德、倡导清廉之风。
(四)清而有为,筑牢拒腐防变堤坝。该联社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践行廉洁自律准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充分发挥“双基联动”党建联建作用,引导各级党组织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组织开展纪法教育月、教育周等活动,不断增强党员法治意识、党规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促进依法履职、廉洁从业;坚持从严治党与从严治社有机统一,深入贯彻落实《省农信联社党委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省农信联社党委和各行社党委签订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健全干部考核评价和选人用人机制,注重察德看德、察廉看廉,既重能力又重品行,既重政绩又重政德,将廉洁要求融入干部任免、队伍管理等方面;开展新入职员工廉洁教育,组织开展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年轻员工违纪违法问题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和风险排查,扣好青年员工廉洁从业的“第一粒扣子”。
建立“五项机制”,确保清廉文化“落地生根”
(一)强化党建工作机制。甘肃省农信联社党委和83家行社党委(党总支)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清单和党委委员“一岗双责”责任清单,提出了“五个全面”党建工作目标,构建了“四位一体”党建监督检查机制,开展党建工作现场督导检查,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建立宣传教育机制。该联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特点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参加地方银行保险业清廉文化建设推进会、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与公检法等单位开展党支部联建共建活动、邀请办案民警作专题报告等形式,广泛开展清廉文化教育,结合严肃查处违规违纪员工,警示教育广大员工遵纪守法,营造风清气正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完善“红、黑名单”机制。该联社发挥激励惩戒导向作用, 依法建立企业诚信“红名单”制度和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 制度,对于诚信经营的企业,积极予以鼓励、支持;对有失信、不廉洁等违规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甄别,坚决纳入“黑名单”, 严格限制与其业务合作,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文化氛围。
(四)创新监督检查机制。该联社联合省委、省政府、监管机构、人民群众及农信系统内部员工,构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互贯通的监督体系;辖内各行社主动设立举报箱、意见簿、投诉咨询电话,畅通投诉咨询渠道,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服务企业时不担当不作为、吃拿卡要、利益输送等行为;同时,积极鼓励客户参与监督,进一步促使干部职工提升廉洁意识、服务意识。
(五)建立“关键少数”监督机制。该联社坚持严管厚爱,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党内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关键少数”监督机制,各行社“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严格用权、正确履职的局面基本形成;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进一步加强对甘肃农信领导人员银企交往活动的监督,突出对行社领导人员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并将清廉文化建设纳入行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培育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